周末偶然有幸参加了《2020—2023 年中国质谱学术大会》,感受良多。从这个会议的名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被疫情耽搁了三年的大会。实际上,中国质谱学会成立于1980年,2020年是质谱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的时间,因此,今年的大会实际上是延迟了三年的四十周年大会,颇有纪念意义。
“质谱”这个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比较陌生的,质谱行业即便在仪器仪表行业中也是一个小众行业。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这个专业的学术会议竟然是爆满的,而且基本都是学术圈和从业企业的人参加,学术气氛很浓,整体氛围非常热烈,有些专场会议连门都挤不进去,作为一个曾经的科研工作者,我还是很享受这样的环境和语言。经过了两天的走马观花,有如下的体会可以谈谈:
质谱行业虽然高端,但绝非新鲜
早在上世纪40年代,当我们在筹备建立新中国的同期,美国质谱先驱们就已经开始用质谱仪来测量大气污染物了,足比我们早了七十年。近几十年来,十余位科学家因为做出和质谱技术相关的突破性贡献而获得了诺贝尔奖,可以说,质谱方向是诺贝尔奖的大户。
比如近几年变得耳熟能详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生物大分子研究,其实早在五六十年前就已经是科学界的宠儿了,只是国内近些年才有规模的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不过比较遗憾的是,国内很多企业的技术并不算多高,产品不见得实用,服务不一定可靠,但往往刚开始起步就已经估值以亿计,这些科学界早已流行但大众不熟悉的名词却是融资的好招牌。
中国质谱研究起得较早,但赶了晚集
禾信仪器的展台为观众提供了两份《质谱》杂志,分别是1980年和1981年的两期影印版,很有意思。从第一期《质谱》的发刊词《我国质谱学的进展》中可以读到当时我们在如此贫穷艰难的环境中老一代质谱人所做出的的科学贡献。
其中写道:我国质谱仪器的研制是从1958年开始的(很难想象当时是个什么条件)。到1965年,我国自行设计研制成功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超高灵敏度氦探漏仪、四级滤质器(我国是当时世界上第三家制成这种仪器)和化学质谱计等。
后来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科研工作受到了较大影响,但依然在60年代和70年代均不断有较为领先的成果。比如现在流行的飞行时间、色质联用、离子探针质谱仪等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到1980年,我国已经研制成功质谱仪器四十多种,累计产量2200台,已经完全具备了自行设计和生产质谱仪器的能力。
从1980年之后也是众所周知的故事,中国的大门开放了,特别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为中国带来了加速发展的机遇,如果能够花些钱买来高端仪器,又何必自己辛苦研究呢,而且研究出来也卖不出去,毕竟是有代际的差距的。何况中国改革开放这么大的市场,花再多的钱买来设备和仪器也会很快赚回来的,于是我们渐渐的失去了自己研发的动力和意志,拿来主义更符合市场需求,于是从市场主体到科研机构慢慢都向钱看了。时至今日,我们每年采购数以百亿的质谱仪器,花的大方,用的豪爽,唯独自己的技术根本失去了。平心而论,质谱行业这几十年的发展是中国诸多高科技行业发展的缩影,想必半导体行业也是类似吧。
从拿来主义转向自主主义
近五年来,中国的质谱行业有了快速的发展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近些年来,中国在高科技方向的发展策略发生了根本改变,从拿来主义逐步转向了自主主义,这其中的原因也是众所周知的。
从投资的实践中也能体会到,在十年前遇到的很多设备、仪器、工业软件企业当时都活的不是很好,研发缺资金、人才,产品和服务缺市场。我曾问过检测行业的人为什么不采用便宜得多的国产仪器,得到的结论就是不可靠,耽误事,得不偿失。但今天再遇到这些企业,面貌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人还是那个人,业务也未曾改变,但是在政策推动和客观环境影响下,生意好起来了,估值上来了,也可以上市圈钱了。特别还有一批海归人才,在巨大的政策和市场的拉动下,在很多方面带动了技术的升级和进步。质谱行业也是一样的受益者,日趋走向了研发-市场-研发的正循环。
于是,今日的大会,我们能看到诸多国产自主品牌也展示出了原创的产品,虽然里面的国产化率还达不到100%,但在较多主流技术路线的仪器上也慢慢的有了自己的产品,例如三重四极杆质谱、MALDI-TOF质谱、气/液质联用质谱等等。也出现了如聚光科技、天瑞仪器、禾信仪器等较有实力的上市公司。他们的产品也在从边角市场逐步进入生物医药、临床医学、实验室等高端市场,虽然远谈不上主流,但毕竟是在一点点进步。
科技投资需要长期的耐心
技术进步的效应是惊人的,但进程是缓慢的。从自身的体会和对不同技术行业的观察来总结,都能得出这个结论。所以,我们不能对科技进展太着急,就好像我们只要肯砸钱堆人,科技成果就会像老母鸡下蛋一样,一天一个,这是不现实的。
拿质谱行业为例,从1980年到现在这四十年,我们用自己的大市场养活了国外先进企业的科研能力。人家成千上万的科技工作者辛苦干了几十年,如今我们想用几年就赶超是极为不现实的。如今,作为投资者,投资任何一家科技创新型公司,都得有持久战的心理准备,需要长期的耐心、极大的容错和不断的投入。
再以质谱而论,比如如今的很多仪器是完成了国产化,但是精度、稳定性、适用性还有差距,耐久性也往往不够。此外,质谱是一项基础科研平台技术,应用于具体实际场景需要较多的经验和交叉学科知识的跟进,否则再好的东西,用不起来也是白费。有时也能看到有些政府主导的公共实验平台花重金采购了大量高端质谱仪,但往往存在空置现象,没有实现当初的良好初衷。
反观国外先进企业,如赛默飞、安捷伦、丹纳赫、岛津、布鲁克等仪器巨头,他们卖的绝不仅仅是仪器,更多的是仪器上面搭载的软件、数据库、应用方法和解决方案,是一个严密而巨大的闭环,这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壁垒。
最后的感受是,从质谱这个小行业的样本来引申,可以得到几乎所有行业的发展共性,如果想把事情干好,就需要有决心、有耐心,适当也得有点情怀。如果犯了急性病,总是希望急于求成,毕其功于一役,心存侥幸,那么未来我们终将还是落后的,不会有大的成功。如今我们各个行业所缺的不是钱、不是基础条件、也不是人才,而恰恰缺乏的是一种难得的静气。如果说科技行业这几十年是浮躁的,那么基础行业、金融行业简直可以说是浮躁的灰飞烟灭。于是金融的浮躁传递给产业,产业传递给科技,科技再回馈于金融,形成了非常不良性的循环,并逐级放大,这样反而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环境,不利于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和金融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