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20年5月份,来自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北京市临床检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者发表了《我国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切值调查分析》。结论得出目前中国筛查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16项指标切值差异较大。
何为切值?切值是指某代谢物在健康人群中的上限及下限值。调查报告中的研究对象为2018年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新生儿串联质谱筛查氨基酸和酰基肉碱EQA计划的上报有效数据的114家实验室。114家实验室中有80家(70.18%)实验室切值来源为试剂厂家说明书;除苯丙氨酸项目外,有18家 (15.79%)实验室切值为自行确定,有16家 (14.04%)实验室切值来源于文献报道;苯丙氨酸项目有19家(16.67%)实验室切值为自行确定,有15家(13.16%)实验室切值来源于文献报道。49.12%~53.51%的实验室修改过切值;使用串联质谱筛查氨基酸和酰基肉碱16项指标按检测方法分为衍生化检测(24家)、非衍生化检测(90家)。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16项指标为亮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瓜氨酸、游离肉碱、丙酰肉碱、丁酰肉碱、异戊酰肉碱、戊二酰肉碱、辛酰肉碱、癸酰肉碱、十四烷酰希酰肉碱、棕榈酰肉碱、十八碳酰肉碱、3-羟基-十六碳酰肉碱和3-羟基-异戊酰肉碱。
结果显示,16项指标不同检测方法切值差异显著(P<0.05)。同一种检测方法实验室的切值也存在差异,采用衍生法检测的实验室间切值变异系数为25.26%~172.05%,采用非衍生法检测的实验室间切值变异系数为18.15%~200.92%,其中苯丙氨酸衍生法和非衍生法实验室间的变异系数最小,3-羟基-十六碳酰肉碱衍生法和非衍生法实验室间的变异系数最大,除瓜氨酸高值、亮氨酸、十四烷酰希酰肉碱和3-羟基-十六碳酰肉碱外,其他各项指标切值衍生法变异系数均大于非衍生法变异系数。
衍生法未修改切值的离散程度比修改过切值的离散程度更大。非衍生法除瓜氨酸低值外,其他指标未修改切值数据组与修改切值数据组离散程度相当,而瓜氨酸低值未修改过切值的数据比修改切值的数据离散程度大。
氨基酸和酰基肉碱的切值是用于评价新生儿是否患有遗传代谢病的指标,而不恰当的切值可能导致假阴性或者假阳性,造成临床判读的偏差,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2017年EQA计划临床判断值的调查结果显示,实验室的临床判断值出现较大差异,35%的实验室氨基酸和酰基肉碱临床判断值与预期结果不一致。分析原因发现,除其中32%的实验室检测浓度存在系统误差外,68%的实验室是由于切值设置不合理造成的。造成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串联质谱切值差异较大的原因有如血斑的基质效应、内标物的稳定性、样本的前处理过程等;此外,我国筛查实验室区域性发展不平衡,浙江、上海、北京、广州地区新生儿筛查中心串联质谱筛查量大(>3万),其中浙江省儿童医院年筛查量达40万,而更多的实验室才刚刚起步,年串联质谱筛查量不足1万。另外,除苯丙酮尿症外,其他遗传代谢病发病率低,导致不少实验室因阳性样本不足而切值设置不合理。
由于不同地区及不同实验室间的新筛切值差异较大,所以各个实验室需要有标准化流程来建立和验证切值范围的合理性。2019年11月,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临床检验中心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室间质评委员会发表了《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指标切值建立方法专家共识》。专家共识中针对建立切值检测的要求、新生儿检测结果选择、样本数量、百分位数设置、不同年龄段切值设置、不同检测方法检测值校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该专家共识的发表对切值的建立提供了标准化的参考!详细信息请点击《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指标切值建立方法专家共识》了解。
据悉,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也将在国家重点专项基金的支持下联合全国新生儿筛查中心及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开发中国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串联质谱切值评价平台。该平台的建立也能进一步有效评价和指导新筛实验室切值。
引用:
【1】何法霖, 林博, 王薇, 钟堃, 袁帅, 杜雨轩, 王治国. 我国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切值调查分析[J].检验医学, 2020,35(5): 487-491.
【2】赵正言, 顾学范.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M]. 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3】韩连书, 田国力, 王维鹏.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指标切值建立方法专家共识[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