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导语:非常荣幸邀请到袁超博士做客“临床质谱网媒体平台”。我们会在“专家讲坛”栏目中持续发布袁老师有关临床质谱的精彩干货内容,以飨读者。本期袁老师为大家带来《一管血的旅途》的精彩解读。
作者简介:于四川大学获得生物化学学士学位、美国堪萨斯大学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其后在霍普金斯和伊利诺伊大学做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蛋白质组和质谱。袁超博士最近十年主要从事临床质谱方法开发和应用。
第十二节 一管血的旅途
就像自己在家测血糖一样,有些检测几分钟就可以得到检测结果。血气检测就是这样,采血后15分钟之内结果就要出来。血气检测一般是服务于重症监护室。仪器放在病床旁边或者附近的房间。为了节约时间,也可以用特别的管道系统来运送样品,基本上保证拿到的样品还是体温。需要做血气检测的病人一般病的都很重了。见过连续12个小时pH值7.1的。看到这样的结果,心里拔凉拔凉的,不知道医生还有什么回天之术。
急诊病人的检测要在一小时之内完成。最好是45分钟之内。最常见的是检测心脏不适的病人血液里的troponin。早拿到结果,早对症治疗。如果不是心脏的问题,早点让病人回家,不占用急诊室宝贵的资源。根据检测项目的不同,样品上仪器到拿到结果要十几到几十分钟。所以就要有专做急诊的仪器来做急诊样品,或者在常规仪器上有加塞儿的机制。要不然,把急诊的样品混在常规的样品里面,肯定是不可能在一个小时内拿到结果的。仪器检测的时间是固定的,能压缩时间的就剩下怎么能尽早拿到样品了。连接急诊和中心实验室的管道系统很常见。一路小跑的送样品过来也天天在发生。
病人分门诊和住院。住院的病人检测结果基本上四个小时之内可以拿到。早上查房过后,样品就开始多起来了。下午两点以后又有一波。这一波是分院和附属的社区医院送来的。因为有运输,所以要晚几个小时。运送的车辆是改装的。有低温储藏的功能。经常人还没到家,化验结果已经放到网上了。
天
到达了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后由样品处理部门分类,然后发放给各个实验室,做化验,出报告,上传结果。因为流程长,经手的部门多,样品的数量大、种类复杂,需要很好的组织、技术和协调的机制才能做到准确、及时。
星期
有些微生物的检测因为有培养的时间,周期有可能超过一周。有些检测项目的样品量太少,比如新开的一些分子检测项目,不可能天天做。到达实验室的时间不巧,可能就拖到下一周了。
总之,检测所需的时间是根据临床的需要来决定的。需要立刻知道结果的,就必须尽快做;否则,可以等一等。但实际情况往往比较复杂,还有很多其它限制条件。
第一是样品本身。像离子钙、血氨这样的物质,本身不稳定。虽然临床上不一定需要立马知道结果,但是实验室拿到样品后必须马上做,要不然样品一放,就测的不准了。
第二是检测手段的限制。比如检测胎儿肺成熟度的L/S比值,目前还没有一个快速又准确的方法,用的还是几十年前开发的纸层析,费事费力。即便是加班加点做,也不一定跟得上临床的需要。有时候结果还没出来,胎儿就已经生出来了。
检测手段的限制还表现在新技术的普及上。有些新技术虽然又快又好,但是门槛太高,一般的医院做不起来,或者因为样品量小,不值得自己做。像免疫抑制药物的检测,需要当天知道结果,然后根据结果来调节用药量。这些药在血里的浓度必须把握好,太低会造成对移植的器官的排斥、太高对病人有毒性。但这些新药物往往还没有成熟的、FDA批准的免疫学方法,只能靠质谱的方法来做。但是一般的医院还掌握不好质谱这个新技术。近年来,质谱技术越来越普及,人才也慢慢多起来。仪器公司也会帮助医院建方法,所以这个差距正在缩小。
除了临床需要、样品本身和检测手段以外,还有其它的因素决定检测的时间。经济就是一个重要因素。医院自己测,成本肯定比送给第三方商业实验室高;但把样品送出去,拿到结果就会慢。所以第三方实验室在竞争的大环境下,为了压缩检测时间抢客户,把所有的样品都当成急诊来做。一天24小时开工,周末比平时还忙。即便如此,也要比医院慢,因为样品在路上已经耽误了一天。对于医院来说,是自己做,还是送出去做,需要权衡各种利弊后才能做出最佳的选择。这个平衡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以前自己做不了或不值得做的不代表以后做不了。对于第三方检测来说,怎样减少路途上的耗时、样品分拣、处理、检测的自动化、重复率的减少、结果上传的自动对接都要做到精益求精。第三方检测自己没有病人,全靠客户送样品。尽量满足客户的需要,才能把样品量搞上去。而有了大量的样品才能把成本降下来,使自己能争取到更多的客户,形成良性循环。
再往深里说就是医院和第三方检测实验室的关系了。除了满足临床,造福病人这个大的口号以外,临检这个蛋糕大家怎么分?行业矫楚这个头衔谁来带?是墙里开花墙外香,还是鸭子划水闷声发大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而社会的洪流也在选择着每个人。认清自己、认清自己所在的行业和环境,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特长。其实看淡了名和利以后,该干嘛还是干嘛……
说远了,打住打住。任何问题的讨论,层层思考过后,答案往往都那么惊人的相似,都在哲学、理念的层次。仔细看我们的文凭,终于明白为什么大家都是哲学博士,而不是科学博士。因为科学说到底,其实就是哲学。
"to be or not to be",一样的设问,不同的诠释。
"开悟之后,还是打柴、挑水"
"走,去天竺。"
"明天仪器检修,告诉工程师病人样品做完了再修……"